2024年7月11日-14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主办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承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年会(CCS2024)在上海召开。全球性医疗科技企业奥林巴斯受邀出席了本次盛会,展示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创新性解决方案。
中国外科医师年会自创办以来,始终遵循着以面向全国普通外科医师、发挥行业带头作用、搭建高水准医师交流与继续教育平台、促进外科学科发展与进步的目的。此次年会期间设立了各个专业分会场,并邀请了全国范围内多位普通外科领域的知名专家莅临会议,共同围绕临床进展与多学科协作、手术和诊疗技术的演示与培训、执业规范和行业标准的研究与制定等主题进行交流探讨。
第十七届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年会开幕式
学术分享 引领精准诊疗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消化道早期肿瘤的治疗理念由标准化的传统手术方式转变为精准化、个体化和交叉学科间的合作诊疗,双镜联合技术应运而生。结肠镜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重要工具,也是治疗腺瘤和早期结直肠癌的重要手段,但对于单纯内镜下治疗困难或风险较高的患者,仍会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而这就需要腹腔镜的应用,虽然目前腹腔镜手术减小了创伤,但对于早期结直肠癌,其仍然存在定位困难、切除不够精准等弊端。腹腔镜与内镜联合技术结合了两种微创技术的优势,在早期结直肠肿瘤的治疗中发挥了更加精准、安全的微创效果,实现了单一手段难以解决的临床问题。在确保根治的前提下,双镜联合技术保留了消化道的组织结构和功能,为早期胃肠癌的根治性切除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手术方式,现已成为现代外科的重要发展方向。
为了面向行业更好地宣传和推广此项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技术要点,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傅传刚主任和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的朱晓亮主任,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和行业发展方向,带来了精彩的学术分享。
傅传刚主任在《腹腔镜、结肠镜双镜联合在结直肠外科中的应用》的讲座中分享了腹腔镜、结肠镜在结直肠外科中的应用优势与不足,并深入解读了双镜联合技术的应用要点。腹腔镜与内镜联合技术结合了两种微创技术的优势,实现了对消化道疾病的精准治疗,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效果、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更快的术后恢复。同时,傅传刚主任表示,多学科交叉融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传统意义上的内科、外科概念会逐渐模糊,取而代之的是以结直肠肿瘤为中心的多学科、多技术联合的医疗模式,双镜联合技术也将被更加广泛地应用于结直肠肿瘤的诊疗过程中。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傅传刚主任 讲座分享
在题为《壶腹周围早期肿瘤的内镜治疗》的学术讲座中,来自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的朱晓亮主任表示,壶腹部肿瘤的治疗非常困难,因为其解剖位置处在胆总管和十二指肠连接处,必须切除胰头及十二指肠远端的一部分,治疗这个很小的病变,其手术过程却非常复杂。朱晓亮主任还分享了其所在医院在十二指肠乳头腺瘤、胆管下段腺瘤等领域的完整病例,强调十二指肠壶腹尤其是乳头部位观察是胃镜检查的必要内容,以十二指肠为平台,联合超声内镜观察及活检,有利于明确壶腹周围病变性质。此外,十二指肠乳头切除后的胆胰管支架置入可以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朱晓亮主任 讲座分享
核心科技 展现创新前沿
作为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全球性医疗科技企业,奥林巴斯一直以来秉承“患者至上”的核心价值观,不断创新产品技术,提供更先进、更可靠的微创手术设备和解决方案,并紧随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方向,推动双镜联合技术的普及。
在本次会议的产品展台上,奥林巴斯重点展示了硬镜与软镜联合应用的创新解决方案,并在现场通过4K腹腔镜与电子上消化道内窥镜GIF-H190结合向与会人员介绍双镜联合技术操作与应用场景。其中,腹腔镜与内镜联合手术(LECS)结合了内镜和腹腔镜优点,可对内镜治疗下难以处理的早期胃癌病灶进行局部精准切除,又能够对潜在的转移淋巴结进行清扫,为早期胃癌的根治性切除提供了精准化、个性化和功能保留的手术方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联合腹腔镜下淋巴清扫术(LLND)能够切除原发肿瘤,并在组织学上确定淋巴结状态,既实现了早期胃癌病灶的准确切除,同时解决了ESD无法进行的淋巴结清扫问题。
奥林巴斯展台
奥林巴斯双镜联合手术室示意
此外,为了向施术者提供更为便捷、人性化的操作体验,奥林巴斯还打造了智能控制-多镜联合模式,可实现“消化内镜系统”和“外科腔镜”的高效协同和影像的一键切换。
自进入中国以来,奥林巴斯深度参与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在致力于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的同时,奥林巴斯积极参与行业学术会议,促进学术交流,加强医务工作者的综合能力培养,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未来,奥林巴斯将在“实现世界人民的健康,安心和幸福生活”的企业使命和“True to Life”(致敬生命,尽享生活)品牌理念的引领下,持续响应国家、行业号召,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在医疗科技道路上探索,助力我国外科医学事业的发展,从根本上助力中国民众实现健康、安心与幸福的生活。